那是个寻常得不能再寻常的日子,诊室进来一个28岁的年轻姑娘,说已经停经55天了,自己在家测的尿HCG(+),想来做流产。
我也同平常一样,细细地问了情况。原来,这个姑娘在一年前已经生过孩子了。当时是孕足月做的剖宫产,产后没有哺乳,在两个月后恢复了正常月经。没想到这么快又怀上了,于是便想流掉。
我先给她查了体,并没有什么特殊发现。又给她做了B超检查,B超提示:孕囊大小34×15mm,胚芽长10mm,见心管搏动,孕囊位置偏下,靠近子宫峡部。
于是,我像往常一样,给她常规行负压吸宫术。但是,就在吸出部分绒毛后,阴道忽然流血不止,姑娘也开始喊肚子痛……
我赶紧给她注射了缩宫素,但是出血并没有好转,宫颈口不断地涌出大量鲜红色血液。
这是怎么回事?我一时间没有细想太多。当务之急是先把血止住,于是赶紧给她办了急诊入院,推入手术室。
在手术室内,再一次做了B超,提示说宫腔内中下段高回声区,直径约5cm,接近浆膜层。
看到这儿,诊断似乎有些明晰了:这个5cm的高回声区很可能是子宫瘢痕!
再联系到患者此前的表现,我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不会是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esareanscarpregnancy,CSP)吧?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是指受精卵着床于既往子宫瘢痕组织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发生瘢痕妊娠的几率为6.1%,总妊娠发病率为1/1,~1/3,。
考虑到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不能排除,赶紧跟家属谈话,准备行剖腹探查术。
术中见子宫增大如孕2月,子宫下段瘢痕处菲薄,浆膜层呈紫蓝色,切除瘢痕组织,可见暗红色血凝块,部分可见绒毛,取样送病理科后,便清理宫腔,缝合了切口。
术后,病理结果出来了,果然跟我猜想的一样,是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
患者出院后,复查HCG和B超再未提示异常。
凶险的子宫瘢痕妊娠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esareanscarpregnancy,CSP)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停经、不规则阴道出血、下腹痛及清宫术后出血不止,与普通妊娠流产并无不同,不能靠临床症状来区分,主要靠辅助检查,包括分型也是依靠超声下表现来划分。
以往将CSP分为2型,即内生型和外生型,年,中华妇产科杂志发表了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专家共识,根据瘢痕部位、子宫肌层厚度及孕囊外凸程度,重新将孕12周之内的CSP分为3型:
Ⅰ型:孕囊部分或大部分位于宫腔内,与膀胱间子宫肌层变薄,厚度3mm。该型风险相对较低,处理上多选择超声引导(宫腔镜指引)下清宫术。
Ⅱ型:孕囊部分或大部分位于宫腔内,与膀胱间子宫肌层变薄,厚度≤3mm。该型可以选择超声引导(宫腔镜指引)下清宫、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清宫、阴式手术、经腹手术。
Ⅲ型:孕囊向膀胱方向外凸,与膀胱之间子宫肌层明显变薄、甚或缺失,厚度≤3mm。该型风险高,倾向UAE+甲氨喋呤(MTX)+清宫,或者切除病灶的方案。
其中,Ⅲ型中还有1种特殊的超声表现,即包块型,其声像图的特点是位于子宫下段瘢痕处的混合回声包块,向膀胱方向隆起,包块与膀胱间子宫肌层明显变薄、甚或缺失。包块型多见于CSP流产后妊娠物残留并出血所致。
图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分型
作者:丁香园特约画师凯茜
在临床中,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如果能被早期诊断,处理及时,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但如果延误了诊断,则很有可能出现大出血、子宫破裂、全子宫切除甚至危及生命。
经验教训
事后回顾起来,其实,在这个病例里,我们确实也有做得不妥的地方:
1.被遗漏的「孕囊位置偏下」
首先,该患者一年前剖宫产,术前B超提示孕囊位置偏下,靠近子宫峡部,但我们在流产前却未曾考虑到瘢痕妊娠,按常规人流术前进行了检查,人流术前也没有再进行更详细的复核,导致诊断失误。
所幸在流产过程中发现异常出血时,及时进行了抢救,避免了切除子宫的严重后果。
目前,虽然诊断CSP首选超声检查,但当孕囊位于子宫峡部时,超声区分有一定困难,这个时候应该考虑到有瘢痕妊娠的可能,可以进一步行MRI检查帮助诊断。
下图就是一个停经69天,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的MRI图像。可以看出,与B超相比,MRI对孕囊的位置,子宫肌层的显示非常清楚。
图A.横轴面FSET1WI:子宫前下壁偏右侧肌层内见混合信号妊娠囊,T1表现稍高信号与低信号混杂,19mm×21mm(箭头所指);
图B.横轴面FRFSET2WI:T2表现为妊娠囊中央高信号,周围稍高信号,子宫前壁肌层明显受浸润(箭头所指)。
图C.矢状面FRFSET2WI:子宫前下壁肌层妊娠为囊实性,20mm×30mm,其前方子宫肌层几乎消失(箭头所示)。
图D.横轴面LAVA增强:胚胎组织明显强化,与子宫肌层分界不清,提示子宫肌层受到浸润,子宫壁即将穿破(箭头所示)
MRI多参数、多方位的成像特点及其较高软组织分辨率,在评估盆腔软组织结构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能较超声更清楚准确地显示孕囊的位置、大小、与周边组织结构的关系,也可以较为准确的测量子宫峡部的肌层厚度。
2.清宫术前未完善检查
该病例中的患者因为术前并未进行详细的影像学检查,故无法进行分型,从现有的资料来看,术前B超并未提示明显包块,最初诊断应该为Ⅰ型或Ⅱ型。
这两种类型都可以根据情况选择清宫术,只要在术前进行详细的检查,可能可以避免后面的开腹手术。
施行清宫术时首选超声监视下清宫,因为简便,费用低廉,损伤小,恢复快。但是容易发生残留、出血和子宫破裂,必须事先做好抢救的准备,有条件的在手术室进行操作最好。
CSP患者由于瘢痕部位血管收缩性差,容易出现大出血的情况,行清宫术时负压吸引的压力应相对较低,固定在~mmHg。全程B超监测,吸出孕囊即可,不要反复吸刮。
如果行负压吸宫术时发现阴道出血较多,应及时停止操作立即手术,避免出血更多,切除子宫的后果。
也有文献报道术前瘢痕注射MTX,或行子宫动脉栓塞后再行清宫,或宫腔镜下清宫,这样可以减少出血的风险。
术后随访血HCG和B超还是很有必要的,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必要时可选择再次清宫,开腹,腹腔镜或阴式手术切除瘢痕。
总之,对于有剖宫产的患者,在行人流手术前必须高度重视,警惕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可能。一经确诊,应立即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降低切除子宫的风险。(责任编辑:高瑞秋,shamouer)
在临床工作,关键时刻职业的判断很重要。在临床工作中,你做过哪些令人佩服的职业判断?
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