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子宫颈炎 > 临床表现

肿瘤筛查,究竟应该怎么查

癌症其实不一定就等于死亡,发现早晚是关键。总的来说,大部分Ⅰ期的肿瘤病人五年生存率能达到90%以上,而Ⅳ期病人五年生存率就下降到只有10%左右。很多早期癌症仅需手术甚至是微创手术就能达到治愈效果;而晚期病人不光要手术,还要进行化疗、放疗、免疫治疗、中药治疗、介入治疗等,花钱多、生活质量差、生存率也很低。

基纳精准健康通过采访多位肿瘤专家,得到一致的结论:肿瘤筛查早发现,早诊断,至少三分之一的癌症基本都是可以治愈的。因此,癌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很重要!

什么是癌症

癌症是基因发生了突变,人体每一次的细胞分裂,都有发生基因突变的可能,只不过概率极低,当受到射线照射、慢性炎症、遗传因素和病毒感染等刺激时,细胞可能出现致癌基因被激活、抑癌基因失活等变化,以致细胞发生癌变。

简单来说:是由病人自身产生的,可以进行无限制繁殖的,并且可以由一个部位转移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的一种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病人常因这种疾病而死亡。

癌症是如何被检查出来的

肿瘤筛查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肿瘤高危人群”,那哪些人才算是肿瘤高危人群呢?

根据肿瘤发生的不同部位和性质,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体征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细胞病理学检查做出诊断。

目前影像学检测手段可发现1cm3以上的病灶,已经包含5亿~30亿癌细胞,且难以确定是否恶变病灶。

早期癌症一般来说没有明显的症状,而当身体感觉到明显不适从而进行检查时,一般已经到了癌症的中晚期,从而错失了战胜癌症的宝贵时机。

哪些人群需要进行肿瘤筛查

年龄:30岁以后,人身体的各种机能都开始走下坡路,一些你可能从没想到过的肿瘤就会找上门,如睾丸癌、前列腺癌、胃癌、大肠癌、乳腺癌、卵巢癌,这些肿瘤的筛查就要引起重视。50岁以上人群是癌症发病的高危人群,到了这一阶段,癌症筛查就更有必要。

性别:男性与女性肿瘤筛查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男性可选择肺癌、肠癌、胃癌、肝癌、前列腺癌等检查项目;而女性应注重乳腺癌、肺癌、卵巢癌、宫颈癌、胃癌、肠癌的检查。

有肿瘤家族史:亲属中有患癌的人群,应注意相应癌症的筛查。由于现在癌症的年轻化,这类人群开始进行肿瘤筛查体检的年龄可能要提前到45岁,甚至更早。

有与癌症有关的疾病:如果本身患有与高发癌症相关疾病如慢性胃炎、子宫颈炎、结直肠息肉等,应该重视相应的检查。另外,有长期吸烟史的人,要注重筛查肺癌;经常酗酒的人,应注重筛查肝癌、消化系统肿瘤。

工作:有的人工作比较劳累、压力大、经常熬夜、饮食不规律、经常在外就餐,或者工作过程中需要经常接触致癌物,就需要按职业特点定期进行肿瘤筛查体检。

性格:生活中容易生气、上火,长时间抑郁的人,容易导致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长期处于高度亢奋与紧张的状态,容易诱发癌症,所以也应该注重肿瘤的筛查。

年龄不同,癌变筛查有区别

肿瘤是否发病,不单单与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年龄也是肿瘤筛查的重要参考因素。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各种肿瘤的发病率是不一样的。我们需要根据自身身体情况,结合年龄等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肿瘤筛查。20岁后:

女性要注意乳腺和子宫检查。女性有性生活后就要每年做一次宫颈细胞学检查,筛查宫颈癌。这是目前最有效、最简便易行的早期发现宫颈癌的办法。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来,年轻人的肿瘤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因此也应特别警惕。

30岁后:

女性需注意乳腺方面的检查。首先是自检,月经来的第9到11天最适合自检,停经或更年期女性最好在每月的固定一天进行自检。喜欢饮酒的男性应注意肝脏的检查,每年检查一次肝功能,腹部彩超以及甲胎蛋白。40岁后:

40岁以后的中年人,尤其是吸烟或生活、工作环境空气质量差的人,应每年做一次胸部X线或CT筛查,对早期发现肺癌有积极意义。

肛门指检对早期发现大肠癌或前列腺病变有帮助。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应定期检查血清甲胎蛋白。

酗酒或喜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的人群应定期检查口咽部。此外,还应对胃癌进行筛查,包括胃蛋白酶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查及相关的影像学检查等。

女性应注重乳腺和子宫的检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乳腺体检,包括手诊、超声或乳腺钼靶检查。

另外,每年应做一次宫颈涂片检查,一次妇科检查。

50岁后:

有结、直肠息肉,结肠癌家族史,腹泻、便秘、便血史的人最好做肠镜,筛查结肠病变,不适合做肠镜的人可改用CT检查。男性还应在体检中增加一项前列腺特异抗原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前列腺癌。此外,50岁以上人群是肿瘤发病的高危人群,应警惕各种肿瘤的发生,注意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一旦身体出现医院进行检查,以免贻误病情。

不同癌变,筛查项目有差异

1.胃癌筛查

在中国,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因此胃癌筛查问题值得重视。筛查胃癌的首要方法是胃镜,其他的方法还有幽门螺旋杆菌检测、肿瘤标志物检测等等,这些方法特异性不强,灵敏度不高,一般不做推荐;而血清蛋白酶原检测的方法,目前在我国还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尚无定论。作为胃癌发病率第一高的日本提倡每年对40岁以上人群进行一次胃镜检查,并且已经实施了很多年,这也是日本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一直居世界之首的原因之一。

高危人群生活在胃癌高发地区;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家族史;40岁以上男性和女性。临床筛查要点根据危险分级不同,高危人群可能会直接接受胃镜检查,或者先接受其他非侵入性的初筛检查。比如粪常规(找原虫、隐血)、血生化27项、肿瘤标记物3项(CEA、CA、CA)、肝胆胰脾彩超检查等。????

2.结直肠癌筛查

根据年的数据,结直肠癌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位列第三的恶性肿瘤。结直肠癌在早期同样也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有时仅有粪便隐血阳性。结直肠癌的预后取决于早期诊断和手术根治。

高危人群40~50岁或50岁以上的人群;存在家族史等风险临床筛查要点结肠癌常见筛查手段包括:粪常规(找原虫、隐血)、血生化27项、肿瘤标记物3项(CEA、CA、CA)、肝胆胰脾彩超检查、肠镜检查等。在美国医师协会(ACP)年颁布的结直肠癌筛查指南中,建议普通人群50岁开始筛查,每年进行一次大便隐血试验,每10年做一次结肠镜检查。美国癌症学会(ACS)认为,除结肠镜以外,乙状结肠镜、双重对比钡灌肠或CT结肠造影也是可选的检查手段。但对于超过75岁的老年人群或者预期生存少于10年的成人,筛查指南也同样做出了说明,即当检查的获益并不能盖过风险时,应该终止结直肠癌的筛查。

3.肝癌筛查

在中国,原发性肝癌是第三常见的恶性肿瘤,死亡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排第二。肝癌起病隐匿,因此对高危人群的筛查也非常重要。针对肝癌筛查,目前比较权威的指南主要有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NCCN)的肝癌临床实践指南、美国肝病研究协会(AASLD)肝癌临床治疗指南、英国胃肠病学会(BSG)治疗指南、美国外科学院(ACS)制定的共识以及我国专家制定了《原发性肝癌规范化诊治专家共识》。

高危人群肝癌高危人群包括乙肝、丙肝病毒感染者、嗜酒者等等。临床筛查要点根据国际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女性肝癌患者的发病时间相对较男性晚,因此在肝癌筛查过程中,相关指南规定男性在35岁开始筛查,女性则可晚至45岁进行。对于肝癌筛查的手段,目前常规的筛查手段主要是将甲胎蛋白(AFP)检查和腹部超声(US)进行联合应用,以降低漏诊率。但如果经济条件不允许,可以单独用腹部超声筛查。如果没有合格的超声医生,也可以单独查血液中的甲胎蛋白。当然,除了超声检查还有一些分辨率更大、功能更强大的方法,比如CT、核磁共振成像(MRI)以及PET-CT,但综合考虑到经济成本和医疗条件,并未推荐这些作为肝癌筛查的常规检测。

4.肺癌筛查

肺癌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无论从发病率还是死亡率来看,它都在所有恶性肿瘤当中位居榜首。对于肺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意义也很重大。不过,目前的研究数据不支持在整体人群中进行大范围的肺癌筛查,因此相关机构一般只建议对特定的高危人群进行定期检查。

高危人群吸烟史(至少30包年,包年=每天吸烟的包数×连续吸烟的年数)、当前吸烟者以及戒烟不超过15年的人群。或长期工作在密闭的环境中,或长期工作在粉尘颗粒较多、有机会接触致癌物的环境中,或有家族史的人。临床筛查要点筛查肺癌最可靠的方法是低剂量螺旋CT(LDCT),与X光片相比,它能更灵敏地发现可疑病变,将肺癌死亡率的风险降至最低。因此,美国癌症学会(ACS)推荐55~74岁的高危人群每年需定期接受低剂量CT检查。除低剂量螺旋CT外,肺癌筛查还包括一些其他的方式:常规内、外科检查、血常规、血生化27项、肿瘤标记物5项(CEA、NSE、CA、SCC、CA)、胸部CT检查等。

5.宫颈癌筛查

宫颈癌也是威胁女性健康的一种常见恶性肿瘤。宫颈癌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和体征,但通过检查可以有效地发现病变。目前,已经有充分的证据显示宫颈癌筛查可帮助早期诊断并降低死亡率。

高危人群有宫颈癌家族史;有多个性伴侣或过早有性生活;有吸烟、吸毒史;长期口服避孕药者;生殖道内感染人乳头瘤病毒或有宫颈糜烂、宫颈炎且久治不愈者。临床筛查要点目前,宫颈癌筛查主要包括一般检查、肿瘤标记物4项(CEA、CA、CA、SCC)、子宫、附件彩超检查、妇科检查+宫颈刮片(LCT)、HPV(人乳头瘤病毒核酸检测)等。对于筛查年龄,年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建议:21岁以下的女性不需要进行筛查;21~29岁的女性每3年进行1次宫颈刮片筛查;30~65岁女性每5年可进行1次HPV和宫颈刮片联合筛查,或者每3年进行1次单独宫颈刮片筛查;65岁以上的女性若既往宫颈感染病史或筛查结果连续呈阴性,则可以终止筛查。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HPV检测过程中,检测结果呈阳性并不代表存在宫颈癌,HPV感染的女性中有相当大一部分并不会发展成宫颈癌,因此被检查者不需要对检查结果感到过分忧虑。

6.乳腺癌筛查

在女性当中,乳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乳腺癌的预后取决于病期,在早期乳腺癌中导管原位癌的治愈率可达到95%以上,并且可以获得更多保留乳房的机会。因此,早期发现和治疗非常重要。

高危人群有明显的乳腺癌遗传倾向者;既往有乳腺导管或小叶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或小叶原位癌患者;既往有胸部放疗史的患者。临床筛查要点对于乳腺癌筛查,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发布的乳腺癌临床指南和《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版)》有明确规定:对于普通人群筛查一般建议从40周岁开始,但对于乳腺癌高危人群则需要将筛查年龄提前到20周岁。目前,乳腺癌筛查手段主要包括体格检查、乳腺钼靶(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乳腺钼靶是最经典、证据最充分的检查手段,堪称乳腺癌检查中的“金标准”,但该法主要针对于40岁以上的女性,年轻非高危女性仅需进行体格检查,即对被检查者的乳房和腋窝淋巴结进行触诊,除以上两种方法外,超声等方法也可作为辅助手段进行筛查。

注意事项:

1.血液检查要求空腹检查,禁饮食,或辛辣食品。2.应向主检医生介绍自己的顾虑、不适和既往病史,如担心可能会出现什么类型的肿瘤、自己身体微小的变化和不适,会提示医生做针对性的体检。如有多年乙肝病史,那肝脏的针对性检查是很必要的。3.不拒绝查体,尤其是暴露性查体和肛门指诊,往往会有意外的发现。中国人大肠癌中大多数为直肠癌,多为中低位,是通过肛门指诊可以查到的。

--

本文来源于网络,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

--

如需了解更多资讯/活动合作/品牌联盟

可致电基纳官方

--8

*及时了解基纳健康最新资讯动态,请扫描或长按以下







































北京哪些医院白癜风好
得了白癜风该怎样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xomkw.com/jbbx/111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