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的小清和男友目前还没有到谈婚论嫁的地步,却已经是第二次来做人工流产了。流产对女性身体伤害极大,为了达到长效高效避孕、避免重复流产的目的,手术前医护人员建议小清,人流术后选择适当时间在子宫内放置一个宫内节育环。但是,小清对此顾虑多多:“听朋友说节育环可能会跑到腹腔、膀胱、肠子里去,到时候取出来都很困难!”
很多育龄期女性都有像小清这样的担忧,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分分忧。
掀起“环异位”的面纱小清所说的这种情况,医学上叫宫内节育器异位,简称环异位,是指宫内节育器由于多种原因游离到子宫以外的部位,可分为继发性与原发性两种。原发性环异位主要为在放置的时候就已经存在子宫穿孔,直接将节育器送入子宫外的盆腔,节育器在盆腔内游走,可能被网膜包裹在网膜内,或者嵌顿于膀胱、肠管等脏器,进而导致组织损伤,需要开腹或者腹腔镜取出。
继发性环异位则是在上节育器时子宫是完好状态,但是由于子宫产生排异而不断收缩,导致节育器移出宫腔进入腹腔。
不是我要跑,“生活环境”太差了节育环的“出逃”,并非自愿,而是以下多种原因引起的:1、多次人流或者刮宫手术史,子宫本身受到较大伤害,在上环时容易发生子宫穿孔;
2、存在子宫畸形或瘢痕、宫颈狭窄等情况,在上环时容易因为意外情况而导致子宫穿孔;
3、分娩后尚未复旧的子宫,由于子宫较软,上环时容易发生子宫穿孔;
4、哺乳期上环,哺乳会促进子宫收缩,停止哺乳后子宫逐渐恢复至正常大小,在哺乳期上环易使环型号与后期子宫大小不合而异位;
5、节育器自身尺寸过大,环接头或者表层不光滑导致子宫肌层受损而导致节育器嵌入到宫壁中;
6、上环时限≥10年是女性发生环异位的重要原因,可能因为节育环在体内的时间过长,遭受到腐蚀而变形,也可能由于年龄增长,体内激素的改变导致子宫缩小的缘故。
让环“安心留下来”
有调查报道的环异位的发生率为15%左右,如何预防环异位的发生,针对以上原因,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1)在放置节育器前要做好检查工作,可以通过B超对子宫等情况做详细了解;
(2)在操作中医生应规范流程,确定子宫的大小、位置与屈度。
(3)高危人群,如已经确定为子宫畸形、闭经、反复性人工流产、还在哺乳期的女性等,应谨慎选择上环避孕这种方式,或者选择合适的时机上环;
(4)上环后要在一年内的1、3、6、12月的时候做B超检查,以后每年检查一次。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