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子宫颈炎 > 疾病病因

产后康复产后不做康复欠下的债,绝经后

白癜风诊疗经验 http://m.39.net/pf/a_6682961.html

1.膀胱膨出,布袋兜10年

张女士今年60岁,济南人。10年前,由于疾病原因,张女士不得不切除了子宫,从那以后,她就备受盆腔器官脱垂的折磨。为了尽量减轻垂坠困扰,她只能缝制了一个布袋,每天系在腰间,兜住脱出体外的阴道。由于膀胱膨出改变了位置,这些年来张女士一直都是站着小便。而暴露在外的阴道壁与衣物长期摩擦,表面已经溃烂,张女士只好咬牙坚持。最终,医院做了改良式阴道封闭术,这些难以启齿的痛苦终于一次性解决。

2.她一起身,子宫就脱出体外

今年57岁的李女士,是四个孩子的母亲。生完老二之后,就已经出现子宫脱垂的症状,但她并没有去看医生,又接连生了两个孩子。此后,随着年龄增长,她子宫脱垂的症状越发严重,最后发展到一站起身,子宫就会掉出体外。子宫脱垂让她非常痛苦,不仅影响日常行动,每天还需要仔细清洁消炎,一不小心就容易感染。

多年前家人已建议她去做手术,她觉得羞于启齿,迟迟未去。如今,她做了奶奶,要帮忙带孙子,却因为这个疾病无法尽心。终于,医院做了手术,解决了这个困扰她20多年的问题,目前恢复状况良好。

3.传道授业解惑半生,却害怕站讲台

孙老师,杭州人,50来岁的她是位大学教授。在外人看来光鲜亮丽的她,却一年前已经被迫办理了内退,就因为这种难以启齿的问题。

“我尽量不大声说话,因为情绪一激动,嗓门一大,下面就会控制不住,会漏尿”。这个问题已经困扰她有10来年的时间,起初漏的量不大,及时换掉护垫就好,可她没想到的是,这个问题随后越来越严重,护垫换成了卫生棉,最后竟用上了纸尿裤。因为天天包裹着不透气的东西,然后里面又因为漏尿很潮湿,下身的湿疹问题也一直好不了,总是又红又痒。

有人说,闻香识女人,但孙老师身上散发出来的是一股尿骚味。于是,她开始减少外出,尽量避免跟别人打交道,性格也变得有些孤僻起来。最后,实在觉得痛苦,便去办理了内退。女教授总觉得自己得的是罕见的怪病,从不跟人说自己的病,也不太愿意找医生看看。直到后来,才明确诊断自己得的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一种——尿失禁

国人坐月子观念根深蒂固,“隐私”问题害了无数妈妈

与糖尿病、高血压等常见疾病相比,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之一的尿失禁,发病率不但更高,医疗费用也远高于冠心病、骨质疏松和乳腺癌等。据统计,中国20岁以上女性尿失禁的发病率高达30.9%,绝经后的女性,这项数据甚至超过50%。也就是说,你认识的每2位绝经后母亲,就有1位会患有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尿失禁。但平常的生活中,你看不到她们。因为,她们羞于让外人甚至亲人看到。

中国人普遍将尿失禁视为个人隐私问题,要么忍着不说,要么就是认为生育后多跑几趟厕所非常正常。医院就医的患者,症状都已经十分严重,生活在偏远地区的女性年轻时多营养不良、多产、长期体力劳动造成盆底肌肉极度松弛,获得治疗的机会更加渺茫。

一胎不修复,二胎损伤更大

孕期子宫重量增长至孕前的近20倍,给盆底肌不小的压力、使其逐渐松弛,分娩后并不会马上恢复原样。

如果这时抓紧做康复训练,就可以让盆底肌“记住”孕前健康的状态,否则不管不顾、它就会记住孕期松弛的状态,等到定型以后,恢复的难度就大得多了。

据说,生过一个孩子的女性相比没生过的,发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风险提高20%—30%,生过4个孩子的比一般女性的患病风险增加约11倍。

产后不做康复欠下的债,到绝经后已经太沉重

在女性绝经后,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尿失禁,发生率高达50%。美国一项调查显示,平均年龄为69岁女性中,65%有脱垂的症状。甚至有专家开玩笑说,只要万有引力存在,盆底功能障碍就有可能发生。

过亿女性羞于说出口的尿失禁和盆腔器官脱垂,只要引起重视,及早检查,进行简单生活方式干预和物理康复训练,就能取得很好治疗效果。但预防治疗却有“黄金时间”,一般是女性产后42天至6个月。

如果女性产后能尽早进行盆底康复训练,比如凯格尔训练、低频电刺激治疗、生物反馈治疗等,是可以避免尿失禁和盆腔器官脱垂的。女性产后若没有进行盆底肌的锻炼和康复治疗,随着年龄增大和激素水平下降,到了50岁左右绝经时,将会是尿失禁和脱垂的高发期。原本简单有效的盆底康复训练,也不得不等候手术的介入。(文章和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


转载请注明:http://www.xomkw.com/jbby/1132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