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操作原则
1.切割组织时首选将电切环置于需切除组织的远侧,移动电切环前先启动脚踏开关,当感觉到有切割作用后,在移动切割手柄,按需要切除的深度切入组织,由远及近移动电切环,切除组织2.移动速度一般为1cm/s,切记在一处固定停留1s以上,否则电极热辐射易造成子宫穿孔3.切割时,应在电切环移入镜鞘后,在放开脚踏开关,才能将组织完全切除。切下的组织一般为条形,两头略薄,中央较厚,呈小舟状4.切割组织的厚度由电切环放置的深度决定,其长度则根据电切环及镜鞘移动的距离而定B.切割方法
1.顺行切除法:是最常用的切割手法。先将电切环推出镜鞘,伸至远处,然后按照切除的深浅及长短要求,由远及近做平行方向切割。其优点在于,操作方便,容易掌握;操作时能清楚地看到电切环由远而近的切割过程,不易误切其他组织,操作安全2.逆行切除法:与顺行切除法相反,电切时先将电切环放在需切除组织近侧,切割时将电切环由远处倒推,到达需切除组织边缘时将其切下。较不顺手,且难以清楚地观察到电切环向远处移动的距离,有可能将电切环推入子宫壁内,甚至引起穿孔等较严重的并发症,建议初学者不要应用此方法。逆行切除法仅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况:① 需切除的组织较多,无法看清远处边界② 欲切除组织下界漂动,顺行切除困难③ 电切后创面上有某些残余组织,例如:连接于创面并漂动,顺行切除有困难时,可改为逆行切除3.垂直切除法:将电切环由上而下地垂直切割,切割时,电切环的移动幅度较小,以镜鞘适当上下移动为主,此法多用于切除肿物蒂部4.横行切除法:将电切环由左向右或由右而左地横行切割,切除时,电切环移动,镜鞘适当地做横向移动。此法用于切除子宫底部组织和子宫纵膈C.电凝方法(电凝主要应用于止血)
1.直接电凝:用于点状喷射性血管出血,对准喷射出血点进行电凝。2.周边电凝:如电凝位置与血管走行方向不一致有关,可在出血点邻近部位进行电凝。3.滚球电凝:用于大面积弥漫性出血。滚球电极滚压出血面,局部产生片状焦痂7宫腔镜手术的护理A.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解除患者及家属的思想顾虑,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2.皮肤准备:术前备皮,取下首饰及义齿3.胃肠道准备:术前1d用开塞露纳肛,促排便,以免造成粪便污染手术台4.阴道准备:术前1d晚上,阴道擦洗,放置宫颈扩张管5.排空膀胱:术前无须留置导尿管,手术前嘱患者排空膀胱
B.术中护理
1.将患者接进手术室后,严格执行查对制度2.在上肢建立静脉通路3.行硬膜外麻醉后,患者取膀胱截石位4.将光源线、电极和摄像头等套上无菌套妥善固定并连接,防止脱落5.将灭菌后的宫腔镜手术器械摆放在器械台上,以方便手术操作。
C.手术过程
1.手术过程中,密切监视仪器的正常运转情况,根据需要调节膨宫压力,一般维持在19.95kpa(mmHg)以下,以宫腔膨胀视野清晰为准,尤应注意容器内应有足够的灌流液,不能使灌流液留空,以免发生空气栓塞2.准确记录宫腔灌注的液量和排出液量,掌握其差值3.留取活检的组织,放于固定液中,贴好患者的姓名及住院床号后送检
D.术后护理
1.声明体征的观察:测量术后患者的血压、脉搏、体温及呼吸2.体位:术后即去枕平卧6h,并使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导致窒息3.观察排尿情况,必要时给予导尿4.饮食护理:术后6h可进流质饮食5.观察阴道出血情况:对手术创面大、出血多的患者,多在术后放置宫腔气囊导尿管,向气囊内注射生理盐水8~10ml。如无异常,术后24h拔除6.疼痛的护理:嘱患者行放松术可自行缓解,若不能缓解者可给予镇痛剂8出院指导术后1~2d,无特殊不适,可以考虑出院。患者保持会阴部清洁。患者术后1个月内禁止性生活、盆浴;1个月后门诊复查。END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