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卵巢癌,是女性妇科最为常见的两大癌症。但据调查,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子宫内膜癌(又名子宫体癌)的发病率已超过宫颈癌,跃居妇科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其危害程度可见一斑。
据调查,女性患癌,将近一半患者是子宫颈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及卵巢癌患者。女性在80岁以前,子宫内膜癌发病率逐年增加,其高发年龄为50-70岁,占女性癌症总数的7%,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30%,有较高发病率和晚期低治愈率的特点。
糖尿病
糖尿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糖尿病患者与糖耐量不正常的患者患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高于正常人2.8倍,而子宫内膜癌患者中也有3~17%的患者患有糖尿病。
高血压
据调查发现,子宫内膜癌患者中有1/3的人同时患有高血压,这些高血压患者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1.5倍。
肥胖
肥胖者体内脂肪过多,会增加雌激素的储存、雌酮的合成,是形成子宫内膜癌的重要致癌因子,体重连续增加22kg或超过正常体重的40%时需控制体重,健康减肥。
摄入雌激素
长期使用雌激素,也会提高子宫内膜癌发病率。其危险程度与服用雌激素的剂量大小、时间长短与病人自身体质等特点有关。
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大多是由卵巢不能正常排卵引起的,从而无法正常产生孕激素,易引起子宫内膜增生性改变,可能引发癌变。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月经紊乱,量多者是正常妇女的3倍。
未生育
子宫内膜癌多发生于未生育或不孕症患者,40岁以下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中有66.4%为未产妇发病率是已生育妇女的3倍。
初潮早与绝经迟
初潮过早、绝经延迟使妇女行经年龄延长将增加患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相对来说,12岁以前初潮者比12岁以后的女性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高60%,52岁及以上的绝经者,患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比49岁之前的绝经者增加2.4倍。
其他病症等因素
多囊卵巢综合征、功能性卵巢肿瘤等病症者会造成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的长期刺激,增加患病可能。而约20%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有家族史
持续性坠疼
子宫位于盆腔,如果子宫内膜发生病变
会影响到周边神经,腰骶部、下腹的持续性坠疼
阴道不规则出现暗红色少量血
女性绝经,超过12个月不来月经;女性更年期,月经失调,内分泌紊乱;若不规律出血,需引起注意,可能是子宫内膜癌。
粉色的分泌物
内膜发生病变,会渗出一些液体,混杂在血里,变成粉红色,如果没有出血可以表现为白带增多、有异味。
雌激素过多会导致子宫内膜癌,过少易发生骨质疏松等疾病。如何预防子宫内膜癌的发生?
大豆异黄酮
大豆异黄酮对雌激素有双向调节,保持平衡的作用,也是天然的癌症化学预防剂。大豆异黄酮在大豆里含量非常高,杂豆中比较低,可适当摄入豆腐、豆浆、豆粥、豆芽菜等豆制品,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摄入40g的黄豆或是g豆腐,ml的豆浆,可多样摄入。但高尿酸、痛风、胃肠道消化吸收不好,肾脏疾病等患者要控制豆制品的摄入量,大豆:黄豆、黑搜、青豆等;杂豆:红豆、绿豆等
生活习惯
平时减少护垫的使用,选择纯棉、宽松内裤,勤换洗,少穿甚至不穿紧身牛仔裤。不建议长期使用私处清洗液,子宫内膜癌早期治愈率达85%。定期体检,如有炎症,尽早治疗。
钁涙.鐤楁硶甯歌闂涔嬪洓涓嵂閲婁箟璐ラ叡鑽夌敓闀垮湪璺竟鐨勬姉鐧岃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