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从事女性妇科调理已有15年有余,今天提笔撰写本文,有感于近两年登门求助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女性或是HPV病毒感染女性的数量直线上升,随着大家保健意识的深入,近几年打宫颈癌疫苗的女性也逐年上升,甚至有些已经感染过高危HPV病毒女性也积极地打宫颈癌疫苗针,全然不知这可能是一种无效的养生投资。
年度诺贝尔奖德国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提出HPV是导致宫颈癌的原因,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他的这些发现为开发出宫颈癌疫苗打下了基础。由于哈拉尔德博士这一观点的提出,宫颈癌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可以明确致病原因的癌症。
HPV病毒是一种双链DNA病毒,可以感染人的皮肤或者黏膜。高危型HPV病毒,可以引起宫颈癌和皮肤的肿瘤,低危型的HPV病毒可以引起各种皮肤疣,如尖锐湿疣等良性的皮肤疾病。HPV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染,其次是间接的接触,像密切的皮肤接触、衣物的接触,还有母婴的传播,也可以传染HPV病毒。HPV病毒是非常常见的,80%以上的女性一生当中可能都感染过这种病毒,但是,并不一定发病。因为人也有自身的免疫力,绝大多数都可以把病毒清除。但是,如果是高危型的病毒长时间的感染,有可能会造成癌变。
现阶段流行的宫颈癌疫苗针就是根据哈拉尔德博士的这一理论研发出来,宫颈癌疫苗,又称为HPV疫苗,是疫苗的一种,可以防止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医学界研究表明,99.7%的子宫颈癌都是由于HPV病毒导致的,国际上普遍认定,HPV疫苗对9-45岁的女性都有预防效果,如果女性能在首次性行为之前注射HPV疫苗,会降低90%的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生率。宫颈癌疫苗针分为二阶、四阶和九阶三种,二阶是针对高危16、18型,四阶是针对6、11、16、18型病毒,九阶是针对6、11、16、18、31、33、45、52、58等九种病毒,目前的宫颈癌疫苗的有效期是4年。完整注射液一次宫颈癌疫苗要分为三剂,接种者需要在6个月内注射完毕,也就是通过注射宫颈癌疫苗针预防宫颈癌的女性每隔4年就须再打一次宫颈癌疫苗针。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HPV病毒疫苗对已经感染过该型病毒的女性不具备防御效果,前面说到80%的女性一生当中都有患宫颈癌的机率,很多已婚女性想知道自己还能不能打疫苗,对于这个问题,无法肯定的给出是或者否的回答。理论上来说,有过性生活的女性都有一定的感染了HPV病毒的可能,因此最好是先进行一个检查,如果尚未感染高危型的病毒,那么注射疫苗还是有一定效果的,但是肯定是不如没有性生活的女性的。
另外,注射疫苗也不意味着就一定杜绝了宫颈癌发生的可能性,只能说是降低了发生的风险,如果不注意卫生,私生活混乱,仍然会增加患癌的几率。对于女性来说,即使接种了疫苗,仍然应按照目前的筛查方案进行定期检查。
子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位居第二位。全世界每年有46万新发病例,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子宫颈癌。那是不是生殖道感染了HPV病毒就一定会导致宫颈癌,答案是否定的。HPV病毒感染要经过一个癌前病变一个阶段才会转换为宫颈癌,如在细胞活检时发现非典型鳞状细胞,或者DNA定量细胞学检查中发现DNA倍体异常细胞,则考虑为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糜烂一样分为三级,简称为CIN1、CIN2、cin3,中文和医学名称是鳞状上皮内病变,三级是最高级别,也是最危险级别,低级别的鳞状上皮内病变,称为CIN1,也变为LSIH,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称为CIN2、CIN3,也称为HISL,CIN一般无明显症状和体征,部分有白带增多,白带夹血,接触性出血及宫颈肥大、充血、糜烂息肉等慢性宫颈炎的表现。肉眼看正常的宫颈也占一定的比例,必须依靠宫颈活组织病理学检查方可检查出来。
笔者从这几年医治的个案中发现,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