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母牛繁殖力的因素分析
母牛繁殖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养牛的经济效益,提高母牛的繁殖力对于养牛生产意义重大。因此,养牛生产者要对影响母牛繁殖力的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影响母牛繁殖力的原因,以便在生产中采取措施切实提高母牛繁殖力。母牛繁殖力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一、营养营养对母牛的发情、配种、受胎以及犊牛成活起决定性的作用,其中以能量和蛋白质对繁殖影响最大,矿物质和维生素也对繁殖起重要作用。
(一)能量对母牛繁殖力的影响能量水平不足对母牛繁殖力的影响明显,幼龄母牛能量水平不足,不但影响正常生长发育,而且可以推迟性成熟和初配年龄,这样就缩短了一生的有效繁殖时间;成年母牛长期能量过低,会导致发情症状不明显或只排卵不发情;母牛产前产后能量过低,会推迟产后发情日期;怀孕母牛能量不足会造成流产、死胎、分娩无力或生出软弱的犊牛。能力水平过高也会使母牛生殖道被脂肪阻塞,妨碍母牛受胎。
(二)蛋白质对母牛繁殖力的影响日粮蛋白质水平对奶牛的繁殖具有重要的作用。蛋白质缺乏,不但影响牛的发情、受胎、妊娠,也会使牛体重下降、食欲减退,以至食入能量不足,同时还会使粗纤维的消化率下降,直接或间接影响牛的健康与繁殖。
(三)矿物质对母牛繁殖力的影响矿物质中,磷对母牛的繁殖力影响最大。缺磷会推迟性成熟,严重时,性周期停止。磷的食入量不足,又会使受胎率降低。日粮中缺磷是母畜不孕或流产的原因之一。据报道,奶牛缺磷常导致卵巢萎缩,屡配不孕,易发生流产或产弱犊。钙缺乏时,或钙、磷比例失调,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繁殖。据实验,钙磷比为1.5~2:1时,牛的繁殖力最佳。日粮中钙磷比例小于1.5:1,可导致母牛受胎率下降,诱发流产、胎衣不下、子宫和输卵管炎症等。当钙磷比大于4:1时,繁殖指标明显下降,发生阴道和子宫脱垂、乳腺炎等产后疾病。此外,一些微量元素,如锌、硒、锰、铜、碘、钴等对牛的繁殖和健康都起作用,不可缺少。
(四)维生素对母牛繁殖力的影响维生素A与母牛的繁殖力和胎儿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若日粮中缺乏维生素A,会导致母牛发生生殖器官炎症,隐性发情,发情期延长,延迟排卵或不排卵,黄体和卵泡囊肿,使受胎率降低,胎盘形成受阻,胚胎死亡、流产,胎衣不下和子宫内膜炎等。
二、管理管理好牛群,尤其是抓好基础母牛群,也是提高繁殖力的重要因素。
(一)牛群结构合理的牛群结构是获得良好繁殖力的基础之一,基础母牛群占牛群的比例,乳用牛为50~70%,肉牛、役牛和乳肉兼用牛为40~60%是比较合适的。
(二)使用情况母牛使用不当,会降低母牛的繁殖力。如奶牛不正确的挤奶,役牛长期的使役过度,均会造成牛体过分消耗,体质下降,使性机能紊乱或受到抑制,导致发情不正常或受胎着床困难,降低受胎率。对妊娠母牛过度使用也会引起流产。
(三)繁殖情况调查管理人员如果不了解母牛的繁殖情况和发情特点,就会失去配种时机,容易造成母牛的漏配和错配,延缓产犊间隔,降低母牛的繁殖力。
(四)配后检查母牛配种后以许会出现空怀、流产的现象,对于配种后的母牛,还应检查受胎情况,以便及时补配和做好保胎等工作。
三、异常发情在正常情况下,母牛发情排卵有一定的规律性。但由于母牛的发情常常受到许多内外因素(如营养、劳役、气候等)的影响,使母牛发情超出正常规律,就叫作异常发情。卵巢功能失常能够引起异常发情,异常发情包括不发情、暗发情、常发情和假发情。
(一)不发情母牛不发情也不排卵,往往是由于疾病、气候、营养或泌乳所引起。子宫内膜炎和持久黄体是不发情的原因,卵巢发育不全也会造成不发情。
(二)暗发情母牛不表现发情征状但有卵泡发育和排卵,据报道,在正常牛群中有18.6~27.3%的母牛暗发情。一般母牛产后的第一次发情、体弱的母牛等均易发生暗发情。
(三)常发情母牛表现为经常有外部发情,当母牛卵巢囊肿时,常会导致母牛有此症状表现。
(四)假发情母牛有发情征状但不排卵,一般在配种受胎后1~3个月内的轻胎母牛常见到这种假发情的现象。母牛出现假发情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受孕后黄体孕酮机能不足和性腺继续分泌雌激素所致;也有是因怀孕后,子宫颈动脉显著肥大,搏动力强,胎盘绒毛膜生长以及胎动等刺激而引起。
四、疾病由疾病引起的不孕包括传染性和非传染性两类。传染性疾病有布氏杆菌病、滴虫病及生殖道颗粒性炎症等;非传染性疾病有阴道炎、卵巢炎、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子宫囊肿、子宫颈炎等。
五、先天性和生理性不孕这类不孕的原因,多半是由于脑下垂体失调,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的紊乱所造成的,致使母牛生殖器官发育不正常,性机能失调。
六、气候与环境气候和环境因子如季节、温度、湿度和日照,都影响繁殖。不论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可降低繁殖效率,夏季炎热,冬季较寒冷,牛的繁殖率最低。春秋两季温度适宜,繁殖率自然最高。冬季发情、受胎少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日照短和粗料中维生素含量低。为达到最大的繁殖效率,必须具备的环境条件是:凉爽的气候、低的湿度、长的日照和丰富的营养。
张正山(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农业工程系,贵州兴义)
作者简介:张正山(—),男,贵州兴仁人,高校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家畜家禽生产实训与教学管理工作
绝对把影响母牛繁殖力的因素写全了!
好文章,请点攒,请传发!
赞赏